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,也是标志秋天的第5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,意指寒露节后,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集天地之精气的露珠,冷寒而将欲凝结,放出微微的寒光。寒露之后,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,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。
到了寒露,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。北方是深秋景象,白云红叶,天冷露寒;南方也秋意渐浓,蝉噤荷残;而东北和西北地区,则四野萧瑟、时见早霜,即将或已经进入初冬。
寒露养生
1.足部保暖
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。”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。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,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
2.适时添衣
寒露过后,天气寒冷,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厚薄搭配、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,则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冻”出病来。
3.早睡早起
寒露过后昼短夜长,自然界中的“阳气”开始收敛、沉降。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,因此,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就有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论断,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。
4.适量运动
秋天气候适宜,空气质量较佳,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,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,散步、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。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,应逐渐增加运动量,如果过度运动,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,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。
5.扫除抑郁
临床上秋季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。这是由于深秋气候渐冷、日照减少、风起叶落,常会勾起凄凉之感,使人们情绪不稳、易于伤感。因此,在深秋时节,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,宣泄积郁之情,因势利导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,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。
寒露农业
寒露期间田间管理是否到位,直接影响到“三秋”的进度与质量,需要高度重视。
1.果园管理
果园管理应以施秋肥、防虫害为主
l 适时采摘早熟品种鲜果、及时施好采果肥,继续加强害虫防治,警惕果实褐腐病的发生。
l 深翻改土、为根系留足呼吸的空间,切勿因怕伤根而放弃翻土。
l 做好疏蕾、疏花、树干涂白、清园、防冻等工作。
l 疏枝、拉枝,以保持最大叶面积和最佳光合效能为中心,施好根外追肥,重施采后越冬基肥。防止落叶太早而诱发二次开花,影响次年花量和产量。
2.蔬菜管理
叶菜类、瓜类和茄瓜类应加强田间管理
灌水、防旱,追施肥料,促进生长,喷施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,及时采收,供应市场。
